云深煮茶轩

茶艺与茶文化选修课答案,茶艺与茶文化选修课答案详解

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茶艺茶文化选修课答案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茶艺与茶文化选修课答案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
  1. 大学选修课茶艺好过吗?
  2. 茶艺和茶道是一样的吗?

大学选修课茶艺好过吗?

大学选修课茶艺好过,茶艺和茶文化不难。

选修课是指高等学校各学科、专业教学***中规定的由学生自行安排选习的课程。与“必修课”相对。分限制性选修课与非限制性选修课。前者指在规定的范围内选修的课程,如必须在指定的若干组课程中选修一定组数的若干课程,或在若干门指定的课程中选修一定门数的课程;后者指不加限制,由学生自由选读的课程。

茶艺与茶文化选修课答案,茶艺与茶文化选修课答案详解
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茶艺和茶道是一样的吗?

茶文化在中国人的生活中,非常重要。茶艺和茶道精神是茶文化的核心。“艺”是制茶,烧茶,品茶。“道”则是通过心灵去体会。

可以说是:艺中有道,道中有艺。茶道在于心,在于神,是物质与精神的高度体验


谢谢邀请!对茶文化没什么研究,不敢造次,只能望文生义说几句。茶艺是指茶的制作,烹调等方面的工艺,其侍茶女礼仪也是茶艺一个方面。所谓茶道就不得不谈到我们的茶文化了,它涉及人的养生,精神品味多方面。要想全面解读,请去参拜我们的茶宗陆羽先贤吧。

茶艺与茶文化选修课答案,茶艺与茶文化选修课答案详解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感谢邀请!

茶道是通过品茶活动表现出来的礼节、人品、意境、美学观点和精神思想的一种艺术行为,修行是茶道的根本,是茶道的宗旨,茶道被誉为是道家的化身。茶艺是茶道下属的子概念,是指在茶事活动中以茶叶为中心的全部操作表演形式的总称.茶道是茶艺与精神的结合,并通过茶艺表现精神。

茶道起源于中国,南宋时期传入日本朝鲜,元朝以后在中国衰落.“茶道”的概念最早出现在中国,中国人也在这个领域里不断的探索和研究茶饮人类健康的真谛,使茶饮在医疗保健中发挥重大的作用,这就是中国茶道最具实际价值的方面,但遗憾的是一直以来中国对茶道没有一个科学准确的定义,而要靠个人凭借自己的悟性去贴近理解它,更没能旗帜鲜明地以“茶道”的名义来发展这项事业,所以茶道在中国成了只有精神没有仪式,最终也成了“道可道,非常道”。南宋(公元1191年)日本僧人荣西把茶种带回日本,从此日本才开始遍种茶叶,在南宋末期(公元1259年)日本南浦昭明禅师来浙江寺取经,首次将中国的茶道引进日本,成为中国茶道在日本的最早传播者,直到明朝中后期(公元1536~1598年)千利休受中国茶道精髓的影响,并根据《诗经》总结出茶道的仪程框架规范,总结出四规:“和、敬、清、寂”,从此利休成为日本茶道高僧.“茶道”这面旗帜才被他高高的举起.

茶艺与茶文化选修课答案,茶艺与茶文化选修课答案详解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茶艺是“茶和艺”的有机结合,茶人把人们日常饮茶的习惯,根据茶道规则,通过艺术加工,借助于人物、道具、舞台、灯光、音乐字画、花草等的密切配合及合理编排,向宾客展现茶的冲、泡、饮的技巧,把日常的饮茶引向艺术化,提升了品饮境界,赋予茶以更高的灵性和魅力。以便更好的宣传普及茶文化,推广茶知识

感谢悟空问答:我们首先看茶艺:茶艺体现出来的就是一种表演,用倒茶体现形体之美,不代表泡出来的茶叶口感好喝。

茶艺流派很多,有四川的大背壶茶艺,隔空倒茶技艺,还有很多招式,但它还是倒茶的一种艺术。

茶艺表演:有云南的烧茶茶艺表演,有乌龙茶的18道茶艺表演。

还有闽南茶艺表演24式,这些都是茶叶与艺术结合起来的一种形体美。

茶道:“道可道,非常道。名可名,非常名”同时,佛教也认为:“道由心悟”如果一定要给茶道下一个定义,把茶道作为一个固定的、僵化的概念,反倒失去了茶道的神秘感,同时也限制了茶人的想象力,淡化了通过用心灵去悟道时产生的玄妙感觉。

用心灵去悟茶道的玄妙感受。
有的“江云有影月含羞”,有的“冷月无声蛙自语”,有的“清江明水露禅心”。有的“疏枝横斜水清浅,暗香浮动月黄昏。”有的则“雨暗苍江晚来清,白云明月露全真。”月之一轮,映像各异。“茶道”如月,人心如江,在各个茶人的心中对茶道自有不同的美妙感受。

茶道还体现泡茶的火候,泡茶的时间把控,泡茶的器皿,泡茶的水,看茶泡茶,看天气泡茶,看人泡茶。


茶道还体现在,是谁给你泡的茶,你和谁在喝茶,你品的是茶里面的那种滋味。还有泡茶的火候功夫在里面。
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茶艺与茶文化选修课答案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茶艺与茶文化选修课答案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

[免责声明]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邮箱:83115484@qq.com,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 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775218.com/post/7737.html

分享:
扫描分享到社交APP